进入年底,一些企业和个人容易放松警惕,让非法分子趁虚而入,年底冲业绩、短视频App购物、冒充好友、网络贷款等诈骗手段又有所抬头,大家一定要长个心眼儿。务必提高警惕!
案例一南部商务区一家涉外企业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客户”的邮件,对方称,该公司中了标,并承诺签约后就可以售卖其公司的产品。公司负责人李先生心想如果成功接到此单大生意,公司就能破冰回暖,大家可以过个好年,便立刻联系“美国客户”了解详情。对方说,需要李先生去马来西亚注册一个公司才可进行签约,但因疫情原因,李先生一行人无法前往,便由对方聘请代理律师全权处理。跟代理律师沟通后,李先生通过某国际网络在线支付APP缴纳了律师费,又先后通过银行卡向对方汇款支付了注册费和押金。完成所有操作后,双方约定于几天后在宁波机场见面。然而,如约而至的李先生却未见到代理律师,还是被对方告知其在海关被扣了,需要交5000美金的贿赂费。意识到不对劲的李先生拒绝了转账,随后,他与对方彻底失联,电话拉黑、信息不回,此时李先生共转账汇款了2.5万余元。
警方提醒:所有合作均存在风险,收到匿名来信来电,在涉及钱财交易时,需调查确认,慎之又慎。
案例二临近新年,张女士为家人在网上采购新年礼物。前两天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她在某短视频APP上购买的衣服有质量问题,可以理赔。张女士在手机页面上输入赔付金额时,直接点击了确定,随即就被告知因其违规操作,每个月都会被扣费,合计约有1万余元。就在张女士手足无措时,对方告知张女士目前的赔付款已经转到另一个APP上,只要下载并完成后续步骤钱就会退回。于是,张女士又按照对方要求操作,但在提现时被告知操作异常,理赔通道关闭,需要转账才可收到退款。完成所有转账操作后的张女士左等右等都没有等来退款信息,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此时汇款金额已达3万余元。
警方提醒:凡是电话中自称网购客服或具体商家,并要为你办理理赔退款或解除会员服务的,都是诈骗。接到陌生电话必须核实对方身份,对于自称客服的人,要通过网购平台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得知网购包裹被丢失的消息后,应第一时间与平台卖家取得联系,同时拨打快递公司官方热线咨询确认;对于所谓“客服”发来的退款链接或二维码,不点击、不扫描,避免遭受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的侵害。
案例三近日,陈先生在家中玩游戏,YY聊天软件上收到了一条好友请求信息,陈先生看到账号昵称和自己朋友的一样,以为是自己的朋友,便点了确定添加。随后,对方就发来信息,称自己在网吧,同行的朋友喝醉了酒,吵着要出去唱歌娱乐并问他借钱。接着陈先生的“朋友”又说,并不是非常想把钱借给那个人,希望陈先生可以帮忙,这样到时候就能以朋友催着还款为由,让对方尽快还钱。仗义的陈先生,没有多想,直接问“朋友”怎么转钱,很快,对方就发来了醉酒朋友的银行账号。陈先生二话没说就将"朋友"要的1800元钱转了过去。第二天,陈先生感觉昨天的事不太对劲,便再次翻看聊天记录,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朋友”的账号,才明白自己已被对方删除好友。警方提醒:用网络社交平台与好友联系时,若对方以紧急情况为由,发出帮忙付款、充值等请求时,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渠道,对好友身份进行核对确认,不能仅凭文字信息就配合转账。同时还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便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黍有话说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银行客服发来的验证码是您银行账户内钱款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时候都不要泄露给陌生人。若遇到网络电信诈骗请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