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警务资讯 / 走进警营 / 正文

初夏•麦香(原创)

来源:经开分局 发布时间:2020-06-16 15:42

麦穗金黄杏子肥,农夫备镰待农时。北方的初夏,清风徐来,绿了树荫,醉了庄稼。一夜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历经一番风雨、一季冷暖,麦苗们早已退去稚嫩,换上成熟饱满的颜色。

风吹麦浪,麦随风熟。农夫们早已枕戈待旦,瞄准时机收割麦子,生怕误了农时。小时候,麦黄时节,就连村里的孩子都知道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父母每天都会抬着头望着天空,看看云、望望星辰,然后粗略地判断气象,也会守在电视机、收音机旁获取天气信息。那几日,村里人见面打招呼,谈论的话题都和天气有关。渐渐地小孩子的嘴里也都经常念叨着“云往东晒太阳,云往西漂大雨”。

到了开镰收割的季节,农户们个个顶着大草帽、围着粗布毛巾、带着大水壶不约而同地向着麦田集合。田畔上、麦陇间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割麦声绵延不绝。大约是商量好的,庄稼人都是在清早割麦子,大概是因为这个时辰麦穗上浸染了一点露水麦粒不容易脱落。手脚麻利的庄稼人一会就割下一大片麦子整整齐齐地放在一起。那个时候,拖拉机很少,每家每户基本都有一个木制的“架子车”运送粮食。经过农户们有条不紊地收割、捆绑、碾压、清筛和晾晒,麦秆、麦粒、麦糠逐渐被分离成一块一块。麦秆被堆在地头或是被运送到农家后院垒起来,冬天用来生火做饭;麦糠留着喂养家里的牲口;麦粒用“蛇皮袋子”装起来,一部分卖个好价钱,一部分储藏在自家的石柜中磨成白面蒸馒头、做面条。

收割麦子时每家会临时开拓出来一片空地,渭北人一般把它叫做“场”,碾麦子也叫“碾场”。这个“场”一般规划在田间小路的那头,每家“场”的一个小角落总会有几个高大的白杨树,好在炙热的午时为村民送去一点凉意。这几棵白杨树默默地俯瞰着这片土地,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村里的老人总有一股不服老的精神劲头,在农忙时节总是跑前跑后,查看收成,传授收割经验。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儿时不知农事忙,在他们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趣的。春天用桐花穿手环,夏天戴着爷爷的草帽拾麦子,秋天果园树下拔野草,冬天满地捡枯枝。他们总能在时节的变换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现在,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收割麦子变得简单多了。一到麦熟季节,满地的收割机张着大大的嘴巴一股脑地吞进麦子,再吐出麦粒,这场收麦活动也就基本结束了。可是,似乎一到麦黄季节,只要听见远处轰隆隆的机器声,我们总能想起儿时的那片麦田和麦田上那个戴着草帽肆意奔跑的孩子。也许,那片成熟的麦田、那一棵金灿灿的麦穗替我们守护着一个梦,一个童年的梦,一个纯真的梦,一个永远值得怀念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