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警务资讯 / 区县动态 / 正文

澄城公安做实“一村一警”工作机制 筑牢社会治安根基

来源:澄城县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4-08-13 08:57

为破解基层基础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掌控不住的难题,“夏季行动”以来,澄城县公安局大力做实“一村一警”工作机制,积极构建专群有机衔接、警民携手同心的基层基础工作模式,用情、用力、用心筑牢社会治安根基。


一、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融入基层治理,让基础工作全域覆盖。

由县局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对标全县157个行政村、18个社区,各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每人负责包联一个村组,当好信息采集员、隐患排查员、防范宣传员、警民联络员,形成了无盲区、全覆盖的“一村一警”工作网络。

一是党建工作引领。各派出所所长进乡镇(街道)党工委班子、67名警务室民警进村(社区)“两委”班子,由“下社区”变为“在社区”,切实将被动处置问题转化为主动发现问题,通过“社警”融合推动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以双重身份参与社区治理。二是考核激励驱动。结合“渭南治安防控平台”建设,制定一村一警工作评价办法,定期对走访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计分,对于工作突出的即时奖励。将年终考评绩效作为岗位调整、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明纪律托底。成立局党委成员牵头督导组,推进各自分管派出所片区的包村工作;一村一警工作专班、督察大队加强动态跟踪督察,对于不负责任走过场等问题严格查纠追责。


二、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防治并举,让基础管控落地生根。

为确保包村工作落地生根、抓实见效,建立了清单-台账-分流-处置-反馈-汇总“六步闭环工作机制”。

一是定准清单。根据治安形势任务,定期拟定任务清单,有的放矢地引领进村工作。清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守底线工作,深入摸排重点人员、重大矛盾纠纷以及黑恶痞霸、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重大安全监管隐患等线索。基础要素管控工作,协助社区民警摸清流动人口、出租房屋、行业场所等治安底数。二是建立台账。对包村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风险隐患以及摸排的基础要素,包村个人、辖区派出所分别建立管理档案。三是规范分流。包村民警能够解决的问题马上办理、不留瑕疵。对于包村民警能力范畴以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分流到派出所或相关警种,落实办理责任;对诱因很多、成因复杂、涉及领域广的问题,移交政府相关部门和镇街综合治理。四是妥善处置。对承接问题的警种、派出所,实行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个专班、一抓到底。五是及时反馈。相关事项的办理结果,由包村民警或承办单位点对点向群众反馈,确保件件有回音,以扎实的工作回应关切、赢得民心。六是汇总把控。一村一警工作专班全面汇总包村工作情况,科学评价包村工作绩效,对影响和谐稳定的热点、难点等共性问题提出打击治理的对策建议。

三、以群众力量为依托,倡导警民携手,让社会治理更接地气。

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调动群众自觉参与平安村组创建的主人翁意识。

一是线上沟通“心连心”。逐一建立包村工作微信群,吸纳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警务助理、党员、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加入,每天推送公安微信、预警防范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和户籍、车管等代办服务,保持活跃度,搭建起警民连心桥。二是警民议事“面对面”。民警进村统一佩戴红袖标,在村组显眼位置张贴信息公开牌。每次进村必定召开警民议事会、开展入户走访,倾听群众心声,使基层警务工作与村居事务有机融合。对前期受理的问题事项,逐一上门反馈办理结果。三是激励举措“实打实”。鼓励发动村居支部书记、网格员开展“随手拍”,将治安问题、风险隐患等以图片、文字等形式通报包村民警。相关线索查实有效的,实行一案一奖、一事一奖,将民生事项解决在群众需要之时,将治安问题化解在初发萌芽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