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警务资讯 / 区县动态 / 正文

【百日行动】大荔县公安局下寨派出所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11223”工作法被省厅转发推广

来源:渭南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2-09-07 21:25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打防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下寨派出所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中,树立“防范全覆盖、宣传全视角、机制全链条”的反诈理念,探索创新“11223”工作法:即筑牢“一个前沿阵地”;组建“一支宣防队伍”;抓住“两个关键群体”;搭建“两个宣传平台”;做实“三个宣传途径”,今年以来连续8个月下寨镇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零发案”。

下寨派出所探索创新的“11223”工作法,是扎实做好打击、治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积极构建“全民反诈”的坚固防线。此经验做法已被省厅转发推广,各单位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位运行局面,全力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大荔县公安局下寨派出所“11223”工作法

助力实现电信网络诈骗“零发案”

今年以来,下寨派出所积极借鉴推广全省公安机关“科学分类、精准施测、追赶超越”工作措施,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纳入镇属各单位平安创建活动考核主要内容,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公安+村组+驻镇单位的“1+1+N”共建共治模式,探索创新“11223”工作方法,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截至目前,下寨镇已连续7个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零发案”。


一、筑牢“一个”前沿阵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纳入“党政工程”,镇党委主要领导“一把抓”,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以“书记盯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方式,构建派出所反诈堡垒、警务室反诈阵地、村委会反诈支点三级反诈联防联控体系,在16个行政村和陕西信合、供电所、寄递业等场所建立多个“反诈宣传示范点”,派出所具体指导,示范点具体负责,结合各自行业特点进行宣传防范。

二、组建“一支”宣防队伍。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借力于民、借智于民、借势于民,发动社区民警、镇村干部、网格员、义警、反诈志愿者、红袖标6支力量,组建80人的反诈队伍。在辖区开展“扫街扫户敲门”行动,将辖区分为40个网格,每个网格由2名网格宣传员负责,在辖区宣传典型案例和诈骗套路常识,以案说法警示教育群众,用最小单元延伸宣传触角,打造全民反诈新格局。

三、抓住“两个”关键群体。精准分析电诈高发群体,对辖区近五年来59起电诈案件,逐案分析发案村组和时间、受害人性别和年龄、涉案金额、电诈手段,明确辖区防范重点区域和群体,实现电诈宣防精准性、靶向性。精准管控涉诈高危人员。压实涉诈人员主体管控责任,实行“乡镇干部+社区民警+村干部+网格员”四方包联制,劝返滞留缅北涉诈高危人员4人。依托县局反诈中心,建立派出所警信、警银反诈协作联动机制,实现涉诈信息快速拦截封堵,涉案资金快速止付冻结。

四、搭建“两个”宣传平台。线上平台精确宣防。派出所定期对16个行政村的党员干部和重点单位员工开展线上培训,结合辖区实际,深入研判近期多发电诈案件类型特点和规律,格局真实案例编发警情提示信息,由社区民警、辅警转发至村组微信群,提高反诈宣传的精准性、多样性、靶向性;线下平台全面宣防。利用镇街、村居政务公开栏、LED电子显示屏等,通过张贴警示单、召开宣讲会、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着力打造“镇街+村居”宣传阵地,实现了宣传效果立体化、交叉化、最大化。

五、做实“三个”宣传途径。一是做深宣传受众的精准性。按照“精准发力、讲究实效”原则,结合农村受骗人群文化程度偏低、辨别能力较差、贪图便宜心理、社会阅历浅等特征,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方式进行耳提面命式的宣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做深反诈宣传的鲜活性。依托村广播、村微信群、义警群,编辑制作成反诈常识、防骗技巧、微视频、情景剧、小案例等形式,宣传打击治理诈骗犯罪成果和防诈知识。先后编辑短视频21个,美篇15篇,精准预警阻拦11次。三是做深反诈宣传的靶向性。坚持“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与教育、财政、通信、银行等机关单位和行业部门加强联动协作,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加大对财会人员、在校学生、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反诈提醒与劝阻力度。